學童自殺|三層應急機制首4個月轉介168宗個案予公院精神科 教育局:機制運作暢順

社會

撰文: 馮琪雅

發布時間: 2024/06/05 18:02

最後更新: 2024/06/05 20:38

分享:

分享:

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形容機制運作暢順。(資料圖片)

學生輕生問題備受關注,自去年12月在全港中學推行的三層應急機制,早前宣布延長至今年底。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日(5日)表示,截至3月,公立醫院精神科則接獲168宗校長轉介個案,其中3%歸類為「緊急個案」,「半緊急個案」則佔4成,推算分別約涉及5宗及67宗個案;另有67宗轉介予非政府機構(NGO)組成的外援隊跟進;第二及第三層機制合共轉介237宗個案,形容機制運作暢順。

蔡若蓮在立法會大會回應議員質詢,透露在第三層應急機制方面,中學校長可轉介有嚴重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予醫管局精神科,醫管局亦設專為校長而設的電話諮詢熱線。醫管局截至3月共接獲168宗校長轉介個案及75宗校長電話查詢,轉介個案當中,經分流及甄別後,約3%歸類為需優先處理的「第一優先」(即緊急)個案,「第二優先」(即半緊急)個案則約佔4成,其餘為穩定類別或已接受醫管局精神科服務跟進的個案。

至於第二層應急機制,由社署委託5間NGO組成的「校外支援網絡隊伍」,截至3月共接獲69宗轉介個案,包括與有關學生接觸,並透過個人、小組或線上形式,為學生提供評估、支援和輔導等應急介入服務,亦會因應個別學生的需要轉介其他服務,例如綜合家庭服務、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及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等。教育局亦與社署合作,安排外援隊由2月起到訪約150間中學,舉辦精神健康活動,提升學生對精神健康的意識,以及加強他們的適應能力和求助意識。

蔡若蓮形容,學校人員對學生精神健康意識普遍提升,能有效及早識別和支援有較高風險的學生,而第二及第三層應急機制均運作暢順,能夠為有需要學生給予適時和適切輔導或治療,政府會密切檢視機制的運作情況,並會委聘顧問評估機制成效。

社福界立法會議員狄志遠關注,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中心於2022/23學年收集33萬名到訪中小學生的自評問卷,顯示1.3%學生在過去12個月內曾試圖輕生,建議政府可考慮採用個案經理模式,跟進高危學生情況。蔡若蓮回應表示,任何加強保護學生的措施都會全盤考慮,又指現時教師面對表現異常的學生,均會密切觀察和適當介入,有需要時由校本心理學家及社工等支援。
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
【中下學試題免費下載】  【名校專區升學攻略】

【食物安全超市大搜查】  【職場智慧求生術】